8月2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关于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接收申请项目评审结果的通告》。我们在此次申报中喜获丰收,共获批项目5项,包括1项重点项目、2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2项地区科学基金项目,合计资助总额355万元。其中重点项目的获批实现了我们历史性突破——这是我们首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也是本年度我校唯一获批的重点项目。
项目立项一览表

此次获批的重点项目“新能源电力系统运行安全边界建模与多元协同调控方法”,由我们自主培养的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刘辉教授主持,获资助经费230万元。项目旨在解决“双碳”目标下新能源电力系统面临的两大关键科学问题:多类型资源差异化爬坡能力的时空协同机理不明,以及多重不确定性下系统运行安全边界难以精确辨识。研究团队将围绕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网带来的安全运行与高效消纳难题开展前沿研究,采用数学解析与仿真建模相结合的手段,重点突破源荷储协同爬坡能力建模、系统运行安全边界动态辨识、时空耦合备用优化和风险约束紧急调度等关键技术,为构建安全高效的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关键理论和技术支撑。此前,刘辉教授已于2020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国拨经费303万元),此次再牵头国家级重点项目,彰显其团队在新能源电力系统领域的持续创新能力与行业学术影响力。
十四五以来,学院已累计承担国家级项目34项,奠定了雄厚的科研根基。正是在这一数量的坚实积累之上,迎来了此次重点项目“质”的飞跃。
作为衡量科研实力与学术水平的核心标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获批将进一步推动我们电气工程专业学科的高质量发展,为我国新能源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新能源高效消纳提供坚实保障,更将为国家“双碳”重大战略目标的实现注入强劲科研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