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3日上午9时,我们师生代表齐聚学院304教室,共同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共同见证这一庄严的历史时刻。

观看现场
伴随着56门礼炮齐鸣80响的震撼声浪,阅兵仪式正式拉开帷幕。此次阅兵精心编设45个方(梯)队,空中护旗梯队、徒步方队、战旗方队等依次迈过天安门广场,勾勒出新时代中国军队的雄姿;受阅队伍中,新型坦克、导弹、无人机、无人潜航器等国产现役主战装备集中亮相,直观呈现中国军队装备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这场国之盛典,既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未来的庄严宣誓,不仅带来视觉震撼,更在师生心中引发强烈思想共鸣,大家纷纷畅谈观礼感悟。
领导之声
学院党委书记梁志坚:通过这个纪念活动,我深切感受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百年来抵抗外侮、争取民族解放、谋取民族复兴的领导核心和坚强力量;阅兵式所展示的、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全国人民可依赖、可依靠,能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尊严的威武之师。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必须坚持正确的历史教育观,将中华民族面对艰难困苦展现的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融入日常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
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琼莹:观看九三阅兵盛典,铁甲奔涌如历史长卷,战鹰呼啸似英雄呐喊,令我心潮澎湃、深受鼓舞。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把抗战精神的重要论述同教育强国、科技自立自强等时代课题紧密结合,引导青年学子汲取“越是艰险越向前”的信仰力量,把抗战精神所蕴含的坚韧转化为攻克新型电力系统“卡脖子”技术的电气拼劲,用真才实学扛起“强国有我”的时代重任。
国家级青年人才、学院副院长黎静华:九三阅兵铁流滚滚,是先烈热血在新时代的回响。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国各族人民“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激荡起全体中华儿女心中的壮志豪情。身为扎根八桂大地的高校电气教师,我将以抗日勇毅为刃,守护南疆能源安全,深耕新能源并网、绿色电力传输等关键技术;以红色火种育心,点亮青年报国志。让先烈火炬在北部湾风电场、八桂光伏阵列中永续燃烧,在南疆镌刻我们这代人的奋斗印记。
学院自动化系副主任、自动化教师党支部书记杨武:这次九三盛大阅兵气势恢宏、振奋人心,让我深切体悟到“山河无恙”的和平基石是无数先烈用热血铸就,更清晰认识到新时代青年教师肩负的使命担当。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将铭记历史,将抗战精神转化为实干担当的实际行动,努力为实现“双碳”目标和推进教育现代化贡献智慧与力量。我坚信,唯有让历史的警钟与未来的召唤同频共振,方能在教育强国建设的征程上,留下属于我们这一代人坚实的足迹。
青春心向党
研究生第二党支部研236班鲁鹏程:通过阅兵,我们看见当代中国的军容军威,看见了民族精神的世代传承,看见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我深知,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肩负着历史赋予的重任。我们要以阅兵式为契机,汲取前进的力量,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转化为报国之行。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质,锤炼过硬本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研究生第一支党支部研246班刘瑞朗:看着阅兵式上的抗战老兵们,他们虽已白发苍苍,但身姿依旧挺拔,眼神依旧坚毅。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是民族的英雄,正是他们的浴血奋战,才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安宁。而如今,新一代的军人接过了他们手中的接力棒,继续守护着祖国的疆土,捍卫着国家的尊严。这是一种精神的传承,是一种责任的担当,更是一种使命的延续。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铭记历史,砥砺品格,为守护祖国的安宁与人民的幸福贡献全部热情。
本科生第四党支部电自226班的黄敏怡:当那整齐划一的方阵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当那先进精良的装备依次亮相展示着强大的战斗力,我的内心被深深地震撼了。那一面面飘扬的旗帜,仿佛在诉说着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与不屈精神;那一声声响亮的口号,仿佛在宣告着中国人民的坚定信念与壮志豪情。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更要奋勇向前,携手共进,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集中观看九三阅兵盛况,是一堂生动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政课。“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这一铿锵誓言,进一步筑牢了全体师生的信仰之基,指明了奋进方向。下一步,学院党委将深入学习贯彻伟大抗战精神,把爱国主义教育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结合,引导师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激发“电力强国、电气报国”的使命意识,把责任感与使命感融入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各项具体工作中,为推动学院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电气力量”。
